广宁师生献礼齐贺兔年 焕发传统非遗新活力
一张剪纸,一幅竹编画,县第五小学的师生围绕“兔”主题,创新制作出精致喜庆的兔年作品,用非遗之美点亮新春佳节,传承出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在装饰雅致、年味十足的竹编工作坊,一群着装喜庆的小朋友们分两排落座,只见他们或精心编织或细致裁剪或灵活雕刻,沉浸在传统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中,聚精会神地进行着创作。指导老师杨婷,正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制作竹编画,学生们把彩色的竹条排列好,再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固定。有趣的竹编画让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县第五小学老师 杨婷:趁着过年,我和小朋友们在竹编工作坊进行了一次春节习俗活动,通过用竹编和剪纸的创新结合起来,做成具有艺术性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广宁竹编和剪纸的魅力。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目随手动,纸随剪转,一只栩栩如生、俏皮可爱的“送福兔”瞬间跃然纸上。小朋友们在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对剪纸历史、技法的讲解后,都迫不及待地动手剪起来。纸张折叠再翻转,剪刀在手中起起落落,经过大家一番精心剪裁,“贺”“新”“春”成功亮相,喜庆感扑面而来。
不一会,以彩色的竹篾编织作画布,以活泼灵动的兔子剪纸为主角,以玻璃相框装裱起来,一幅颇具新意和心意的“新春非遗贺作”就这样诞生了。
学生 罗婉珊:我非常开心能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竹编,因为今年是兔年,所以我做了一个兔子的竹编,我希望把它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的爸爸和妈妈。
手指一抬一压之间,剪刀一起一落之间,彰显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从教八年以来,一直热衷于非遗技艺的杨老师表示,竹编和剪纸都是本土重要的非遗项目,希望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非遗技艺的认识并加以传承学习。
县第五小学老师 杨婷:我非常注重把非遗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创新的方式去提高学生兴趣,创作出更多的作品,让传统的非遗技艺再度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