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国粹知多少【京剧篇】
1790年,随着乾隆皇帝万寿庆典的开始,以“三庆”、“四喜”等著名徽班进京为标志,一个新剧种在清帝国都城开始孕育,经过数十年的兼容并蓄,集徽剧、汉剧、秦腔、梆子、昆曲等各个剧种之长的京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成为中国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戏曲剧种。
京剧把唱(曲调)、念(道白)、做(表演)、舞(动作节奏)、打(武艺)合为一体,同语言、文学、音乐、舞蹈、图画、雕塑(亮相)、武术,乃至杂技表演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开展情节,刻画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人生哲理。
《升平署脸谱》清·宫廷画师 人生如戏,看戏不仅为有趣,更为警醒世人。出于每个人心中最朴素的善恶观,京剧利用它的一切表现手段,彰显对正能量的褒扬,舞台上充满了善恶分明,甚至从人物造型上就可以一眼分辨出剧中人的忠奸善恶,以京剧脸谱为例,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给颜色赋予了品性和性格,红忠、紫孝、黑正、粉老、黄狠、灰贪、蓝凶、绿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汪曾祺在《人间有戏》中说:“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京剧的行当(人物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 生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 《借东风》剧目照 马连良饰诸葛亮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CCTV空中剧院《打严嵩》剧目照 (右)陈少云饰邹应龙 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京剧四大名小生 姜妙香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玉堂春》剧目照 金喜全饰王金龙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北猴王 李万春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红生,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 《水淹七军》剧目照 李洪春饰演关羽 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大都由童伶扮演,头戴孩子发,身穿茶衣,运用本嗓演唱,多采用老生腔。 旦 青衣(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窦娥冤》剧目照 吕洋饰窦娥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 CCTV空中剧院《拾玉镯》剧目照 刘淑云饰孙玉姣 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较重唱、做和舞蹈。 《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饰老年穆桂英 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 天津中华剧院《擂鼓战金山》 剧目照 闫巍饰梁红玉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 上海京剧院《赤桑镇》 剧目照 何婷饰演吴妙贞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净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主要分为文净、武净两大类。 2018中秋戏曲晚会《赤桑镇》 剧目照 孟广禄饰包拯 丑 丑,主要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武丑等。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窦娥冤》 剧目照 邵海龙饰张驴儿 《升平署脸谱》 清·宫廷画师 *本文部分内容观点经网络查阅后整理编写,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不足之处烦请指正。 延伸阅读 《京剧趣谈》 徐城北 纪慈恩著 《京剧趣谈》为徐城北散文集,以京剧为切入点,精选京剧文化研究专家徐城北先生为儿童撰写的京剧普及、京城饮食文化和城市特色的文章,其中《京剧趣谈》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徐城北先生用京味十足、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讲述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有趣的梨园故事,将京腔、京味、京韵融为一体,以独具特色的京剧艺术和老北京风土人情,帮助小读者们了解京剧,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带领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京剧欣赏》 高新著 “京剧”,是外地观众对于它出自北京的称谓,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但京剧又是在徽、汉两个南方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京剧不但受到北方观众的欢迎,也受到南方观众的欢迎,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 京剧行当:那些三国人物的塑造 ▶ 傅希如 国家一级演员 *机构账号登录,输入图书馆名称、读者账号及密码 走上舞台,锣鼓喧天中,头戴官帽,身披长袍的老生,如行云流水般振袖、捋髯、迈步……京剧与三国人物之间的碰撞,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黄脸的典韦,国粹经典的火花绽放在最绚丽的舞台。京剧无论是在表演、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都给与三国人物最直接的人物呈现。 古调今谈,“瑜”见京剧 ▶ 王珮瑜 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 台上须眉、台下红妆,着长衫、戴眼镜、理平头、唱老生,她,被誉为海上“小冬皇”;上《奇葩说》,参与《朗读者》,用京剧韵白吟诵平凡字词,她,是一位别具特色的京剧女演员!在王珮瑜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