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带让返乡游子盛赞家乡新变化
玉兔迎春吉祥年,乡村风景换新颜。春节假期,我县“绿之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节日出游锦上添花,成为乡村旅游必去的“网红打卡地”,众多返乡游子、外地游客对别具地方特色的竹乡美景赞不绝口。
在首约下寨村,一盏盏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含苞待放的油菜花随风摇曳,崭新整洁的村居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红火的新春氛围。常年在外工作的郑先生趁着春节长假,带着妻儿回到家乡过年,看着与儿时记忆不同的宽敞道路、美丽小菜园和干净的篮球场,他感叹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民的生活更像糖一样幸福甜蜜。
返乡游子 郑成新:
我们从上海回来过年,现在家乡变化很大,以前我们小时候都是田地,玩泥玩水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一个比较有名的网红打卡点,可以带着小孩过来逛逛、拍拍照,很有过年的感觉。
返乡游子 郑维平:
现在我们外出乡贤回来,都感觉村里变化很大,平时出来散散步都有很宽阔的地方,特别有年味,春节气氛很浓厚,村里面经过新农村建设,大大地改变了村貌、村容,我们村民都感觉很幸福。
在新建成的文旅路、文旅桥,许多游客带着家人前来这里拍照打卡,在山清水秀的广宁记录下新年的欢欣幸福。游客们在桥上欣赏碧波荡漾的绥江,绿叶成荫的千亩竹海。独具竹乡文化特色的文旅桥还吸引自驾游的游客在亭子上摆桌煮茶,闲庭垂钓,呼吸江边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沉浸式感受乡村慢节奏的生活。
游客 黄先生:
趁着春节,我们一家人过来文旅桥这边拍照,这里风景特别好,绥江的水特别清澈,桥特别有广宁特色。
广宁县“绿之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广宁交通节点,整合绥江河两岸资源,串联一个美丽圩镇、五个美丽宜居村,构建一条“一江两岸,一环多节点”的特色旅游线路,同时整合资源和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引进特色文旅项目,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休闲于一体的“文旅农”融合发展片区,在新年之际为广大游客和返乡游子献上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