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来看顺德驻宁帮扶团队的这一年(三)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
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增收致富
投入广宁乡村振兴工作以来
顺德驻广宁帮扶团队
秉承“广宁所需,顺德所能”原则
倾情倾力、亲干亲为
“三深入”开展进村“遍访”
摸清帮扶镇49个村(居)家底
为精准发力产业帮扶
制定科学的帮扶措施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顺德区驻广宁县帮扶工作组及4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的原则,多点开花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初步形成以水稻、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及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为主的五大类产业项目,助推18个农业产业帮扶项目落地,产业成为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农民增收的活水源头。
培育发展--让特色产业从无到有
下蚌村100亩农科稻米、黄洞村20亩荔浦芋头、湘下村45亩精品西瓜和赤松茸等,这是顺德区驻广宁县古水镇帮扶工作队协同帮扶镇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古水镇什洞村,顺德区驻广宁县古水镇帮扶工作队在发挥组团单位资源力量上善作为,促成其与帮扶成员单位佛山市新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签订“苗圃共建、合作共赢”产业振兴合作协议,利用撂荒地打造了 10 亩苗圃基地,目前已种植8000 多棵三角梅以及1万平方米的翠芦莉,预计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在宾亨镇寺湾村,顺德区驻广宁县宾亨镇帮扶工作队在协同帮扶镇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上敢作为,引入肇庆市嘉多利农业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 25 万元开挖临时性排水沟,疏通排水,整治杂草,目前 170 多亩“撂荒地”已改造成“致富田”,种下了水稻,预计11月初开始有收成,种植总收入可达 16-21 万元。
同样,顺德区驻广宁县五和镇帮扶工作队在协同帮扶镇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上也不甘落后,坚持品牌带动理念,引进酵香谷(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整合江布、镇源、村心等3个行政村160 亩撂荒地,在广宁地区率先培育发展富硒水稻种植试验田项目,以富硒水稻促增效,以产业促增收,并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农技特派员团队进行技术指导,预计年产值15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
提质增效--让特色产业由小变大
顺德驻广宁帮扶团队立足帮扶镇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及原有的扶贫产业,通过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农等措施,让原有产业做好做强,做优做大,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在古水镇梨溪村,原有 80 亩耕地处于低洼地段,经常被水淹,种植效益较差,从而导致撂荒多年。在镇党委、政府、顺德区驻广宁县古水镇帮扶工作队和村委会共同谋划下,投入资金 53 万元,推动发展稻鱼共生综合种养项目,提高该撂荒地块的经济效益。
在横山镇荔洞村,盈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所在地以前是一片撂荒地,得知情况后,顺德区驻广宁县横山镇帮扶工作队积极作为,确定了以农村产业发展为引擎让 300 亩撂荒地“活起来”的发展方向,协调镇、村完成了土地流转,并引进了广宁县盈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无公害脱毒产品种植基地。项目预计投资 3000 余万元,前期已在规划、基础设施果蔬作物种植等方面投入500余万元。
在宾亨镇永泰村,顺德区驻广宁县宾亨镇帮扶工作队在强化联农带农效应上求实效,扶持肇庆市致信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宾亨镇永泰村利用撂荒地打造了 150亩香水百合基地,计划再整治 200-300亩撂荒地扩大规模,初步形成基地带动、产品加工增值、利益回馈农户的产业链。
脚踏实地谋发展
真抓实干出实绩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勤付出
顺德驻广宁帮扶团队
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五大产业开花结果,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一幅幅乡村宜居宜游的秀美画卷
在广宁大地徐徐展开!